语文阅读理解,关键是要理解什么是,掌握答题技巧
不知不觉又到了这学期的期末阶段,部分学校的期末考试成绩已经出炉,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主要有两个原因:
1分值占比高,但却是丢分“重”
但偏偏它们的单项成绩占比很大,几乎都占到了总成绩的1/3,重要程度可想而知。
以小学语文为例:
相信很多家长明显感觉:小学的语文越来越难了!尤其是教改之后,考查自由发挥、语言表达能力的题目分值越来越高了!
但糟心的是: 孩子根本不会发挥!
但有的孩子却拿不够10分。
你说,差的这20分,得做对多少道数学题,背多少英语单词,才能补回来!
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:
而且,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,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大!
高分题目
比如,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。
孩子听了,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,但是他说:“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。”
也正是因为这样, 很多孩子,总成绩、总排名就被语文拉低了很多!
其实,我要告诉大家的是—
1做题不在刷,而是坚持精做!
但并不是说每天拼命的刷题,我们要做,但是更要 精做。
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?
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?
......
这才是精做, 也是能够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。
在平日里家长们沟通的时候,我常常会听到这些抱怨:
尤其是部编语文教材投入使用以来,这些现象变得更加普遍。
其实,原因非常简单—因为 考试的内容,多数已经不在课本上。
也就是说, 单纯靠掌握课本内容,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考试要求。
所以,我在此建议大家—每天抽10-15分钟读一些课外的内容,包含报纸、新闻、名著、优秀作文等等。
3掌握答题技巧
相信每个家长, 看到孩子试卷上这些“ -1分,-2分,-3分.....”的时候, 心都在滴血。
怎么就答不到点儿上呢!
可能很多人觉得,这是孩子审题不清所导致的。
但事实上,审题不清的问题,只要平时刻意练习,就能很容易就能做到不丢分。
所以,在我看来,孩子真正丢分的深层原因—在于 得分要点不全或表述不清楚、不准确。
那该如何避免?
就中小学语文而言,常必考的主要就 8大题型、22个答题公式。
举个简单的“ 赏析句子”题型的例子:
小白鹅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,微微向上翘起;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;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,总爱东瞧瞧西望望;一身雪白的衣裳; 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,一扇起来,“呼呼”作响;一双扁扁的小脚,支撑着肥胖的身子,它没事的时候,总爱摇摇摆摆踱着方步。
在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,用“______ ”划出来,有什么作用?题目
先读懂题目:
1这道题有几问?
上面这道题虽然只有一个问号,但其实有两问:
第一问是划比喻句。
第二问是答作用。
2每一问有哪些要求?
第一问有五个要求:在 中找、找 比喻句、找 一个比喻句、用 横线划比喻句、划句子而不是语句,审错一个要求,答案可能都会错。
第二问有一个要求: 答划线比喻句的作用。
再精准答题(套用答题公式)
第一问比较简单,直接按照五个要求在文中划出比喻句即可,关键是要理解什么是 比喻句。
第二问,很多同学以为很简单,直接回答“生动、形象”四个字,如果是这样,老师肯定要扣分,因为没有把要点答全。
你看,虽然这个句子已经理解了,但因为缺乏答题套路,总很难得满分。
那到底应该怎么答呢?
先明确这种 “修辞作用题”答题公式=明确修辞+本身特点+对象特点+思想情感(四个要点)
再明确 “比喻作用题”标准术语: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本体)比作喻体)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写作对象)的 特点,表达了对写作对象)的喜爱、赞美之情。
所以第二问的参考答案可写成: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翅膀比作大扇子生动形象写出了小白鹅翅膀大的特点,表达了对小白鹅的喜爱之情,富有感染力。
对照答题公式看下,是否有把答题公式中的四个得分要点写进去:
“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”是“ 明确修辞”比喻。
“把 翅膀比作 大扇子,生动形象”是比喻句的“ 本身特点”
“写出了 小白鹅翅膀大的特点”是写作“ 对象特点”
“表达了对 小白鹅的喜爱之情,富有感染力”是的“ 情感”
end
如 果 你 觉 得 本 文 有 启 发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答题
迦叶付阿难。阿难付末田地。我今涅盘付汝。
语文
语文,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。语言和文章、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。它是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、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,文化知识的统称。